小厕所,大民生。“如厕”问题,一直是民生的痛点。每个人的记忆里,都存在过这样的场景:背街小巷,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;外出旅游,“方便”经常不方便,让游人游兴索然;在广大农村甚至一些城市老区,传统旱厕依旧存在,卫生状况堪忧……。中共十九大后,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坚持不懈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努力补齐群众生活品质短板。
老城街道办大北街社区地处老城中心,随着新城开发步伐加快,作为老城中心区域,大北街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些滞后,加之辖区背街小巷阡陌纵横,民房高低错落,人口繁杂众多,涉及的民生问题众多,尤为突出的是:辖区“旱厕”犹存。
“小问题,大民生”。面对居民“如厕难”问题,大北街社区党支部在老城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大力支持下,从小处着眼,从实处入手,借今年“双创”之机,在辖区范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“旱改厕”革命。
加强“旱改厕”政策宣传,加大群众理解和支持。为确保辖区“旱改厕”顺利推进,大北街社区党员干部、网格长走街入户,仔细对照“旱改侧”改造标准,积极宣传改造惠民政策,耐心讲解“旱改厕”利之所在,提高居民对旱厕改造工程的认识和支持。
“地毯式”排查,确保辖区“旱厕”无遗漏。针对辖区“旱厕”数量多、位置隐蔽、产权不清等复杂情况,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网格化工作模式,分片包区对每个街区网格进行逐一排查,记录在案,及时上报相关改造部门,确保辖区“旱厕”无遗漏。
逐一攻克,稳扎稳打,有条不紊“改、扩、建”。针对“旱厕”数量多、位置隐蔽、产权不清等改造难题,社区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对居民乐意改造且无意见的“旱厕”,社区党员干部协助改造单位以“快刀斩乱麻”的方式,速拆速建;对居民意见不统一、产权不清晰“旱厕”,社区党员干部逐家逐户上门做工作,待意见统一后,逐一进行“改、扩、建”。截至目前,辖区30余所旱厕得道了彻底改造,居民如厕环境得道极大改观。
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保持“旱厕”改造成果。为确保“改、扩、建”后的公厕能够正常有序为居民服务,社区对原有公厕保洁人员工作进行不定时督查,对发现破损、失修的设施及时上报和维修,保障群众“如厕”不出问题。
“如厕”问题牵着民生,连着文明。大北街社区党支部利用“双创”之机,在老城街道双创办大力支持下,从小处着眼,从实处入手,在辖区范围开展“旱改厕”民生改造工程,这不仅是大北街社区“小角落的大革命”,也是老城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打造“生态、宜居、文化、智慧、健康”老城的一个缩影,更是老城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践行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。